二十年前的大长今,对现在的我们仍然有很多借鉴和警示作用。希望二十年后的大长今无需害怕独自走夜路,无需担心吃烧烤时的飞来横祸,无需为她的理想做出艰难的取舍。
Aloha,我是娄琦彬,欢迎来到的我的个人网站 :-)
一句话了解我——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2015届毕业生,前Google软件工程师,现就职于Squarspace,一个步履不停的人。
自称是码农界里写诗写的最好的,文学界里拍照拍的最好的, 摄影圈里喝酒喝得最优雅的,狄俄尼索斯门徒里走过的路最长的。
All in 杂的文
我记得我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发过这么一条状态“走着走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当代生活里似乎有两样很温暖的事物遗失了:结拜和书信。叹息。” 书信在通信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古人和住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和朋友互表关怀、兼抒胸臆的主要工具,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诗信,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而结拜则是古人在一期一会的人生中遇到知音或者江湖豪杰,惺惺相惜,相见恨晚,遂发愿结为在世兄弟或姐妹,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用死亡来给他们的这段友情划定一个期限。当然在现代社会已不乏结拜的事例,至于书信,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张薄薄的明信片已经是他们书写的极限,140字的限制不知不觉地从比特世界蔓延到了原子世界。即时通讯工具用富媒体的形式增强了电子邮件相对简单的文本交流,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天涯若比邻”的宏愿;如今一对分别生活在中国和美国的情侣也能随时随地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物理空间的限制被一串由0和1构成的比特数字轻松打破…
晚上看了纪录片《The.Internet's.Own.Boy.The.Story.of.Aaron.Swartz》,中文译名为《互联网之子》。之前知道有Aaron这个人,尤其是关于他在14岁时参与制定RSS协议的事迹,但是关于Aaron的死,他的理念以及他所所做的事都是在这部纪录片中才第一次了解。
简单地概括下纪录片里Aaron所做的事:比wikipedia更早地开发出一个知识共享编辑的网站,和他弟弟在他们家的地下室里;热衷于知识获取与版权问题,参与了RSS协议的设定,参与了知识共享协议(Common Creative)的设计和技术实现;在斯坦福就读一年后辍学创办Reddit;建立了Demand Progress组织,成功领导了反SOPA(禁止网络盗版法案)运动(几乎在外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任务),利用他开发的Python框架Web.py爬取了MIT的专业盈利数据库JSOR,旨在让所有人类的知识在公共领域实现真正的自由共享…
昨天睡觉前看了3.1号的《新闻周刊》,期望着能看到些关于当日发生的昆明恶性砍人事件的报道,发现没有提及,后来一想本来就是晚上发生的案件,制作方应该还来不及整理资料进行深度报道,相信下周的节目中肯定会有涉及。新闻周刊是我从高一起一直“追”的栏目,原因很简单,高中学校每周一中午都会在每个教室里录播上周的新闻周刊,于是看新闻周刊就成了我保持了四年的习惯,到大一后半段渐渐淡出生活。同样保持的还有阅读《南方周末》,这个习惯我到一直保持至今,从阅读公共场所的南方周末到偶尔在街边报刊亭购买到现在的一年度订阅,可以说是一个读报用户的养成记吧。几乎不看网易新闻,会通过百度新闻聚合看些实时热门新闻,绝大部分有价值的信息还是从我的RSS订阅源、报纸、杂志、书籍中汲取,应该算是一种经历过互联网信息泛滥后的价值回归吧…
最近几年每年都是靠格莱美来提醒我又一年过去了。是的,真的,一年又过去了。两年前Adele还像个小姑娘似的在舞台上狂砍了七座奖杯,一首《someone like you》Live让人潸然落泪,去年的《Sky Fall》也是气势非凡,今年胖姑娘安心在家待产照样靠《Sky Fall》又揽入第十座格莱美奖杯,真是让人好心欢喜,期待新专。Bon Iver、Mumford and Sons、Fun.也都是因为格莱美而意外发现同样喜欢的不行。依然收藏着Fun.去年在格莱美现场演唱的《carry on》,在一片人工雨中三个老新人尽情的歌唱,感动坏了。所以每年看格莱美都有那么点小期待:今年你丫又要给我介绍哪个小伙伴呢? 由于最近在家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微博也没怎么水,所以全然不知格莱美的直播,等到知道了已经奖项都公布了,强忍着不去看结果等着第二天出高清资源当着直播看。没想到今天异常艰难,优酷、音悦台上只找到无字幕版,然后再人人影视上找到高清+字幕,无奈挂迅雷依然龟速,最后在乐视上找到字幕版,却经常卡帧,忍了…